社会语言学期末复习资料

天山雪莲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社会语言学期末复习资料本文简介:第二章理论与方法学一、什么是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是怎么调查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之间的共变关系的?请举例说明1、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人们使用各种语言变体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说话人使用某些语言变项与其社会背景有关研究者必须判定哪个社会变项与某个语言变项相关:地位,性别,年龄(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常用术语之一

社会语言学期末复习资料本文内容: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学

一、什么是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是怎么调查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之间的共变关系的?请举例说明

1、语言变项和社会变项:

人们使用各种语言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说话人使用某些语言变项与其社会背景有关

研究者必须判定哪个社会变项与某个语言变项相关:地位,性别,年龄

(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常用术语之一,英文为Linguistic

variable,指语言变异的项目。语音、句法、词汇都可能成为语言变项。社会语言学奠基人拉波夫所做的纽约语言调查,其中的(r)就是语言变项。一个语言变项一般包含几个“变式”,比如(r)变项包括两个变式,一个是(r)变式,第二个是零变式。又如北京话中零声母(w),是一个变项,它有两个变式,一个是(w),第二个是(v)。)

2、拉波夫(William

Labov)的著名例子

car,card,fourth

语言变项:在元音前的辅音/r/发音或者不发音

社会变项:地位

结论: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发出词语中的r音。

二、拉波夫(William

Labov)对纽约[r]音的调查

拉波夫:探索语言变异的个别理论

纽约流行的r音

假设:假如纽约市本地人中有任何两个集团在社会分层的阶梯上处于高低不同的地位,那么他们在发[r]音上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

假设被证实:越是社会地位高的人,或越是正规的场合,就会有越高的卷舌率

语言变项:发r音/不发r音,w/v

,公交车/巴士

语言变项可选择音位、词素、句法、词语等各层次上的某个结构单位

语言变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相应的社会变项发生有意义的共变。

60年代前半期拉波夫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语言变量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拉波夫感觉到下层黑人倾向不发[r]音

做出假设:假如纽约市本地人中两个集团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在发[r]音上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

怎样证实这个假设呢?

怎么引导被试在自然状态下发出[r]音呢?

1.确认这个商店第四层楼有什么商品(例如,女士鞋子)

2.走进商店,向店员询问:“Excuse

me,where

are

the

women’s

shoes?”

3.店员会回答:“Fourth

floor.”

4.装作没听清,继续问:“Excuse

me?”

5.店员会重新放慢语速回答:“Fourth

floor.”

6.跑到店员看不到的地方记下以下信息:

商店名称,

所在楼层,

性别,

年龄(以五年为单位估测),职业(售货员,导购员,收银员,仓库管理等),

人种,

(是否有)方言或异国口音

在每一层楼都会询问同样问题,在第四层则问“Excuse

me,what

floor

is

this?”

一共2***位受访者,长达六个半小时。

68个Saks访问

125个Macy访问

71个S.Klein访问

拉波夫还发现,在中等商店Macy’s进行第二次询问时,之前没有发/r/音的店员在认真发音时往往会加上/r/音

这说明了当时的纽约人潜意识里认为带/r/音的发音才是更“标准”的英语。

在方法上两大突破:

运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

在搜集言语资料方面,设法诱导和分离出几种随情景而异的语体,并且用录音机记录素材。

三、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步骤?

(一)选择课题

1、从亲身感受中去考虑有哪些现象值得研究

2、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寻求合适的课题。

(二)建立假设

1、课题选定后,首先钻研有关文献,了解前人研究

2、作一些探索性研究(归纳)

3、建立假设:对要探讨的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之间的联系作出初步的判断

有了假设,就有了具体的目标,就有可能进而设计调查方案

(三)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

1、划定调查范围:某社区、机构、团体等社会结构单位,那里的群体在日常言谈中显示相似的言语特征

2、调查目标:语言变项

(1)为了尽可能做到被调查者具有代表性,需要采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人

抽样调查就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从研究对象的全及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研究的样本(又叫抽样总体)。通过抽样本中的个案,并以此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相关总体的指标数值。

(2)抽签法的步骤:

第一步:将总体的所有N个个体从1到N编号;

第二步:准备N个号签分别标上这些编号,将号签放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抽取一个号签,不放回或放回地连续取n次;

第三步:将取出的n个号签上的号码所对应的n个个体作为样本.

(3)随机数表法:

利用随机数表来选取样本的方法

(4)计算机取数法:

(四)搜集资料

1、语言使用者的资料,指的是说话人的社会背景或社会属性;如民族、籍贯、出身、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个人收入等背景材料;

2、使用语言的资料,指的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说的话语;

3、有关语言态度的资料。语言态度指的是言语共同体成员对特定的语言变体所持的态度,包括看法、情感和行为意向。

克服观察者悖论

拉式搜集方法:普查、访谈、后续访谈、集体访谈、快速隐匿调查、电话采访

问卷法

(五)整理、分析资料

通过调查搜集到原始资料以后,研究人员的任务是要所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分析

(六)检验假设

第三章

语言变异与演变

一、语言变异和语言演变的概念

1、语言变异:语言在某一特定时期呈现的共时变化

2、语言演变:语言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历时变化

二、语言变化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语言变化的内部条件:语言条件

语言变化的外部条件:社会心理/语言态度+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

(一)语言变化的内部条件:语言条件

1、原发性:由语言自身机制引起变化

(1)例如:发音上的省力方便使得其中一方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发生改变,从而变得相近或相同(同化现象)

(2)例如:表层结构的重新分析

汉语系词“是”的出现

花是红的。那里是操场。

王太无者也

2、接触性:由于受到外部语言或方言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词汇的借用(干部来自日语

哈达来自藏语

沙发来自英语)

(二)语言变化的外部条件:社会条件

(由于语言内部和历史的原因,语言结构中的变异形式提供了变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但一个变化的启动和发展需要一股相当强劲的社会动力,因为一个语言变化需要在言语社区中逐步推广)

1、社会心理/语言态度

例子:

[r]发音:从开始较少的人参与卷舌变异到后来将其推广为一个纽约市的普遍特征,这就需要一个推广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确立卷舌的社会威信的过程,也就是那些要想改善自己社会地位的人仿效较高阶层人的社会行为的过程。

促使语言变化的社会动机:想要跻身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集团,想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有别于其他集团,想要获得交往者的认同。

另一方面,人们又认为自己的方言有亲和力,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感和语言忠诚。

英国诺里奇市自我评价测验

gate标准音[ei]读成[?i],要求被试者说出自己平常说话的发音和哪种更接近

与实际发音录音相比,女性倾向说得比实际情况好,向标准音靠拢。男性则说得比实际情况差,宁愿保留土气

土音代表男性劳工阶层说话的特征,显得有男子气概。土音被看做一种集团标识。

相对于标准音的显性声望,非标准音具有潜在声望

2、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

语言使用者是造成语言变化的根本原因

人们的语言态度、语言评价和社会心理的形成与说话人的社会属性分不开

语言的社会变异:社会阶层,性别因素,年龄因素

三、社会使用者的社会特征是怎样导致语言变化的?请从社会阶层,性别因素,年龄因素三个方面分别举出例子

(一)社会阶层

说话人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模式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

拉波夫的纽约百货公司英语发音调查(Labov

1966)

常态模式:阶层越低或语体越随意,非标准音的频率越高

超越模式:最接近上中阶层的社会阶层的正式语体中发标准音的频率超过中上阶层(矫枉过正)

(二)性别与语言变异

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标准语体

弱势地位

对两性的固定看法

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男子在语言创新上要落后于女子,显得比较保守。

现代随着社会发展,年轻女性的语言越来越向男性靠拢,也会使用非标准语形式,性别差异逐渐不明显。

(三)年龄与语言变异

中年人要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更多的使用标准语体

当新的语言形式出现时,新变式在年轻人话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中年人其次,老年人最少。

四、“真实时间”研究与“显像时间”研究的差别

(一)

“真实时间”研究

社会语言学把从不同时间中获取语料的研究叫做真实时间(real

time)的研究,这往往就意味着对以前调查过的社区进行重新调查。前两次调查人是一样的。

由于进行重新调查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因此真实时间研究相对较少。

1948年河北宣化地区***个村庄的语言学调查,对象为八九岁到十多岁的孩子,最终划分出3个方言片

2003年在这一地区开展重复性调查,拟定相同调查项目,考查一组少年与一组老年人(即1948年的少儿)

(二)“显象时间”研究

社会语言学把在共时变异中找出语言变化的研究,叫做显象时间(apparent

time)的研究。

“显象时间”研究的是体现在几代人的言语特点上的语言变化趋势。

显象时间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现在四十岁的人群的话语代表了二十年前二十多岁人群的话语情况,因此比较现在四十岁群体和二十岁群体的话语相当于比较二十年前和现在两个时间段的二十多岁人群的话语。

五、“行/成”变异研究

1、背景材料

当代北京口语中两个对请求或建议表示应允的词:“行”和“成”。

2、研究的问题

“行/成”变异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它们目前的使用状况与发展趋势怎样?

“成”究竟是属于方言词汇还是属于普通话词汇?

3、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查找“行/成”在历史文献中的出现情况来了解它们何时开始出现在北京话中。

对于“行/成”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人口语中的使用情况,研究者利用了北京语言大学的北京话口语语料库来进行研究。

研究者从2001年开始在北京地区系统地观察公共场所打电话的人的语言,注意结束通话时所采用的“预备结束语”,观察新世纪北京人打电话的“预备结束语”中“行/成”的使用情况。

4、“行/成”变异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行/成”变异

对比老舍先生20、30、40、50年代作品(《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中“行/成”的出现情况

老舍

“行/成”使用情况的变化:40年代以后对“成”的使用大量减少,到50年代完全放弃了“成”的用法,只保留了“行”。

曹禺也如此,其《日出》1936年版中“成”出现11次,“行”只出现1次,而到了1984年出版的修改本中,“成”只保留4处,而“行”却出现了6次。

北京话“成”在这几十年间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的变化过程,而像老舍、曹禺这样的文学巨匠及时地在其作品中做出了反映。

80年代“京味儿”作家的“行/成”使用情况

研究者将20世纪80年代“京味儿”作家王朔、邓友梅作品中的“行/成”使用情况与二三十年代的老舍、曹禺、俞平伯作品的“行/成”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对比,来看“行/成”变异的发展情况,见表1。

两代“京味儿”作家在“行/成”的使用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利用北京语言大学1985年建成的北京口语语料库,发现“行/成”出现407次,其中“行”出现378次(93%),“成”出现29次(7%)。

经搜索发现这些语料来自67位说话人。接着分析了说话人所在的区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民族、所说的话题等社会特征。

“成”虽然在历史上比“行”出现得要迟,但当代北京人却把“成”看作是老派用法;“行”在北京已经扩散为大势,“成”呈现被“行”取代的趋势。

“行/成”变异体现出进行中的变化的后期表现,即社会上大多数人在大多数交际场合中已经不使用“成”这个旧的形式,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则基本使用新的形式“行”。

分析结果(见表2)显示“行/成”变异的社会制约条件,回归系数大于0.50表明该条件有利于“成”的出现;

这样“成”的社会分布特征则为:使用“成”的说话人一般是年龄较大的男性、一般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社会声望较低的职业;另外,少数民族成员、家住老城区以及某些谈话话题等也是“成”出现的有利条件。

5、21世纪“行/成”的使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研究者发现在近年来所放映的电视剧中应答语“成”常被用来表现反派或文化程度较低的角色,而在早年老舍、曹禺作品中“成”没有这种区别角色的作用。

这种表现正是语言变化后期的一个重要的征象:一个行将被取代的语言形式,人们开始认为它是一种粗俗的形式,是社会上受到轻视的人所具有的语言特征。

研究者从2001年开始在北京地区6个城区的15个不同地点系统地观察公共场所打电话的人的“预备结束语”

“预备结束语”是结束电话之前通话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提示和确认,研究者将观察到的情况分成五类;不同形式的具体出现情况是:行(211,占82%)、好/好吧(21,占8%)、好的(8,占3%)、成(3,占1%)、其他(15,占6%)。

这一数据与20世纪80年代北京人口语中的“行/成”比例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80年代北京人口语中“成”的出现比例为7%;而这里“成”的出现比例仅为1%。

6、研究的结论

现代汉语中表“可以”义的“行/成”用例可以一直追溯到20世纪初叶。

作为应答语的“成”自产生起就处于与“行”竞争的变异状态,一度曾成为北京话的典范形式并且影响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

20世纪后半叶北京口语中“成”呈现出被“行”取代的趋势。“行/成”变化的后期的重要征象就是将要被取代的“成”开始被“污名化”,人们开始认为它是粗俗的语言形式,是社会上受到轻视的人的语言特征。

虽然“成”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仍作为普通话词汇来对待,但其方言特色已越来越显著。

第四章语言与性别

一、语言性别差异的各种表现

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最明显的差异:词汇

(一)词汇:

例子:美国雅那印第安人(Yana

Indian)男女分别使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同一现象:

火:男子称’anua

女子称’auh

鹿:男子称bana

女子称ba’

词汇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选用词语的不同

(1)女性善用形容词、副词等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如“太棒了”“老也不来”“真讨厌”“大大的”“好极了”“太漂亮了”“好帅啊”

等等。男性语言则更多地使用简洁、直截了当、果断的言语。

(2).女性在交际时运用的语气词较多。如“吧、啊、呢、吗、哎呦、啧啧、嗯嗯”等,而男性在这方面使用得比较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并将这种波动溢于言表,运用语气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习惯成自然,形成男女两性不同的语用习惯。

(3).女性多用委婉词语和礼貌用语。女性情感一般比较细腻,情调比较温和,一般不会严辞拒绝,用词较委婉,能够顾及听话人的面子。在发表意见时,多用征求、商量的语气,不会使人感到咄咄逼人。即使是祈使句也多使用表示请求的语气。这些带有委婉语气的请求,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命令的意味,很好地起到了交际的作用。

(4).女性对颜色词语的使用比男性更普遍一些。女性对颜色特别敏感,在语言运用中,不自觉地使用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在童年时期,父母就把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接触的颜色比男孩子丰富一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审美能力的提高,对颜色的敏感性就越来越强,一些色彩词的运用也可表现女孩子细腻的情感

(二)音位区别(语音)

男女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差异是很明显的。男性与女性语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物理属性方面,即音高、音长和音质。

1、通常女性的发音都高于男性

2、总的看来,女性在日常言语中所发的元音在时长上大于男性。男性言语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元音音长比较短,比较窄。男性在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较小,因此辅音数量与质量的弱化是男性言语显著的特点之一。

女性发音器官紧张程度和语音的清晰度大于男性。

3、女性所使用的语调类型比男性丰富,女性更善于运用语调来表达情感。男子的语调类型则比较少,男性更喜欢借助语法的词汇手段来表达情感与评价。

(三)语法区别:

印度的库鲁科语(Kurux)里,动词形态随听话人的性别而变:

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或复数,女子跟女子说话、女子跟男子说话时,男子跟男子(或女子)说话时所用的动词形态都不同

男性喜欢直接表明对事物的看法,因而常选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以表达命令和要求的口吻;相对于男性的直接表达,女性更倾向于婉转间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她们常常使用疑问句、带商量口吻的祈使句或反意疑问句。

(四)文字

在湖南省永州市流行着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它是一种七言诗体唱本。女书是女子创造的、反映妇女心态的一种拼音文字,呈现长菱形。

二、莱考夫(Robin

Lakoff)提出的

“女性语体”特征包括哪些?

女性语体特征:(1)更多地使用附加问句(John

is

here,isn’t

John?)

(2)使用升调陈述句(Oh…around

six

o’clock?)

(3)常用闪避词(sort

of,I

guess,I

think)

(4)常用强化词(so

very

really

absolutely)

(5)更多地使用礼貌语言(Please,thank

you,you

are

so

kind)

(6)使用的颜色名称比男子多(a

light

shade

of

purple(淡紫))

(7)语气词使用频率进行统计时,在疑问句中使用“吗、呢、啊”等语气词的频率,女性大大高于男性

女性语体(女性语体的运用者不限于女性,“无权”的人,语言也会显得“无力”)

女性本能的回避粗俗污秽的语言,喜好使用精炼、含蓄和间接的表达方式

女性语体比男性委婉、犹豫、含混

在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中,男性居于中心地位,女性形象却残缺不全。

语言的性别差异实际上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象征

三、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陈述一种观点即可)

文化差异论:男女只是讲话风格不同,不能看成缺陷

社会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活体验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使人们学会如何做男人或女人。男女不同的说话习惯是社会对男女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导致。

在任何国家和文化当中,人们对性别角色,男女两性一切行为都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期望,构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原型”。这种固定模型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压力迫使人们依照这些模型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凡是不符合这些期待与要求的行为都会遭到社会的反对和否定。这种模型对语言也产生了强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男女在言语行为中不同的特征。

以中国为例,女性自小就被父母教育到要听话、服从,严格遵守社会规范。男性始终被告知须具有男子汉气概,要善于并勇于挑战。这样,表现在语言上男性较多使用命令句、陈述句,它体现了生活中男性教育所宣扬的威严与果断;对于女性而言,疑问句的使用则是谦虚的表现。

“女国音”现象就与社会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有关。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习气认为女孩子说话嘴巴不能张得太大,血盆大口有伤风雅,小口发出轻声细语才符合女子身份,还有人认为发音嗲一点显得娇,这正符合了传统文化心理对女性的要求。因此使j、q、x的发音部位尽可能靠前,直到一部分成了尖音,这说明女国音现象是由某种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的,即使发音者本人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也是受潜意识支配的。

第五章

言语交际和互动社会语言学

一、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

and

Swain)定义的交际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

什么是社会语言能力?举例说明社会语言能力对交际能力的影响

1、交际能力: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情境中利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的概念:对发生交际的社会语境的了解

能针对具体的情景使用恰当的语言变体。

场合,时间、场所、与文化传统有关的特殊场合(如庙会、春节联欢会)、话题、参与者、交际媒体、语域,这些要素都可能影响说话人对语言变体的选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参与者的状况,如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性别、年龄等,以及交谈时相互的角色关系

3、举例说明社会语言能力对交际能力的影响

如,在大学里,我都是说普通话的,因为周围的同学来着四面八方,天涯海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都用方言交谈的话难免会出现误解语义甚至无法沟通。所以在学校里,大家说的都是普通话。而回到家乡,我则会改成家乡话,因为周围都是朴实的家乡亲人们,用普通话“抗衡”家乡话肯定会让交谈双方都感到尴尬。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显摆,可以炫耀自己的身份或学识,从而产生距离感,使交谈无法继续下去。

二、什么是话语标记?这类词有哪些特点?

1、话语标记: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用于联系上下文的语言标记。

2、特点:话语标记语本身不添加任何实际内容,意义虚化,但能衔接句子结构,对话语的理解产生制约性,体现说话者意图,表明对信息、观点的认识状态。

话语标记促进话语的理解,减少产生误解。

说话人用它将听话人拉进同一个背景知识:

(现在的人们不像过去那样帮助人了。你知道,现今社会情况复杂,帮助人也会惹上官司的。)

说话人用它来唤起听话人的注意

填充语(我昨天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个场面太壮观了,该怎么形容呢?你知道,真是美仑美奂啊)

三、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

1、在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交际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2、包括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四条准则

一旦违反合作原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言外之意”)

(1)数量准则:指的是信息量要恰如其分,不多不少。

(2)质量准则,指的是说话要真实

(3)

关系准则,指的是话语之间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指的是说话要清楚,有条理,不要有歧义,不要啰嗦

3、合作原则理论的局限

关注点在传达信息上:简洁为原则

关注点在交谈双方的地位和情景上,以礼貌为原则

简洁和礼貌有时相互冲突

需要牺牲简洁,强调礼貌

四、布朗和莱文森(Brown

&

Levinson)的礼貌理论

戈夫曼(Gof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面子就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采取言语行为而为自己获取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

1、布朗和莱文森将面子行为理论引入礼貌理论,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

2、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积极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

消极面子: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或阻碍

得到赞同和支持就有积极面子,否则就丢面子

受到干涉或阻碍犯则丢消极面子。

命令、请求、建议——威胁消极面子

拒绝、不同意、批评——威胁积极面子

交际者既要尊重对方的积极面子,也要尊重对方的消极面子,才能达到交际目的

3、威胁面子行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三个社会因素:

(1)社会距离

(2)权势

(3)言语行为本身的强加程度

威胁面子行为的严重程度是社会距离、权势差别和强加程度之和

礼貌是一种补偿行为,用来平衡威胁面子行为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礼貌是一种策略。实施请求或拒绝时,人们会根据情况采取一定的礼貌策略以维护或补偿对方的积极或消极面子。

4、五种礼貌策略(越来越不礼貌,补偿性越来越弱)

(1)不发生威胁面子的行为

(2)威胁面子的行为是非公开的

(3)使用消极礼貌

(4)使用积极礼貌

(5)威胁面子的行为是公开的

(1)不发生威胁面子的行为

含蓄

暗示

不把意图明说出来

听话人可以不理睬

导致交际失败

A想找B借一支笔,于是一直在包里到处找笔。

(2)威胁面子的行为是非公开的

暗示:房间里很冷。

What

do

you

think

of

Mary?

Nothing

wrong

with

her.

听说这家商店咋天进了一批新款的裙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院子前几天是我打扫的。

(3)使用消极礼貌

消极礼貌策略满足听话人的消极面子

指的是说话人尊重听话人行为的权利和自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用委婉含蓄的方式

迂回

模糊

敬称

我想你把车借给我几分钟恐怕不可能,对吗?

我想你不会有任何可能……

我刚好顺便过来一会儿问问你能不能……

打扰一下,您介意我把窗户关上吗

我不想打扰你,可是……

真不该在这种时候打扰您,可是实在没有办法,没有您老出面就是不行,只好麻烦您一下。

(4)使用积极礼貌

积极礼貌策略满足听话人的积极面子

指的是说话人通过强调与听话人的共同性而减少积极面子威胁程度

以接近为基础

表明双方的共同之处

你一定饿了,吃过早饭很久了。一起去吃午饭怎么样?

你有一个多棒的花园啊!

我下楼的时候,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嗨,老兄,我是给我朋友留个位子

A:刚进学校时摔了一跤

真倒霉!

B:刚才摔跤了?没伤着吧?这场雨可真够呛!

A:佛罗里达,是你的居住地吗?

B:是我的出生地

把这破车借给我怎么样?

我知道你5点前需要用车,

所以我现在进城去不好吗?

下周我会顺便过来一趟

我相信如果我提醒你今晚洗碗,你是不会介意的

那我们吃个小甜饼吧

营业员:小姐,我觉得您很会打扮。您的衣服闲得很高雅,很有气质。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今年正好流行紫色系列的衣服

顾客:谢谢,我看看

营业员:您时髦的穿着配上这一款皮鞋,对您来说犹如锦上添花

顾客:哪一款?

看过了同事的方案,觉得需要修改:

_______可以改进一下这些方面

医生想问问病人今天的感受

How

do

we

feel

today?

(5)威胁面子的行为是公开的(补偿能力最弱)

五种礼貌策略

不发生威胁面子的行为:在袋子里找笔

威胁面子的行为是非公开的:我忘了带我的笔

使用消极礼貌:请问

可以借我用用你的笔吗?

使用积极礼貌:你的笔看起来真不错,可以试一下吗

威胁面子的行为是公开的:给我一支笔

第六章

称呼语研究

一、什么是称呼语?

称谓中的面称词,用来直接指称听话人

二、称呼语中的T/V研究

印欧语系中的T/V研究

T:

熟悉

非正式

V:

礼貌

正式

拉丁语的tu和vos

法语中的tu和vous

俄语中的ty和vy

使用T还是V?

权势:权势小的一方用V,权势大的一方用T

同等关系(即是否亲近):有同等关系双方都用T

权势相等若亲近用T,疏远用V

随着民主化进程,同等关系占据上风,制约权势关系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William

Shakespeare

名=熟悉形式T:

亲近

非正式

屈尊

职衔+姓=敬体V

距离

正式

尊敬

尽管英语第二人称代词没有敬体和非敬体之分,也不会影响日常交际(语言的自偿功能)

在正式场合对地位相似或更高的人使用you,而thou则多用于非正式场合,指称的对象也是亲密的人或地位明显低于自己的人。

thou/thee被you取代,英语中T/V差别消失

三、根据布朗和福特(Brown

and

Ford)的看法,美语中有哪几种名词称呼语?这些称呼语的使用是由什么决定的?称呼模式随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1、Brown

and

Ford另一个共现是发现称呼模式会随时间和人际关系进展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1)认识时:职衔+姓

(2)年长或职位高的一方称另一方名,后者依然称呼前者职衔+姓

(3)互相称名

2、称呼模式不一定经历所有三种步骤,可能是从其中任意一个开始。并不是所有人的称呼行为都会最终渐进到互相称名。在渐进模式中,地位高的一方始终是变化步伐的控制者。地位低的一方渐进太快,或在地位高的一方没有邀请和允许的前提下就擅自互称名,会很冒险

年轻职员看到公司董事长:Morning,Jack!

董事长:Good

morning,Mr.

Jones.

四、根据姚亚平的观点,现代汉语称谓系统有哪两大变化趋势?

(一)称谓系统简化,称呼观念平等化

解放后,随着社会结构、家族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宗法观念已大大淡化,现代汉语称谓已趋于简化。

晚辈称谓往下顶多可以数到玄孙,旁氏一般只数到第二旁系,第三、第四旁系的“再从兄’川族兄”“堂表兄”“再从表兄”已不多见。

中国人就姓名名称来说,有姓(上古还有氏)、有名、有字、有号。在过去,称呼姓名也有一套礼仪规则,不能随便指名道姓。如上称下以名,下对上自称名,下称上、或平辈称平辈则要称字或称号,以示尊重。

缘由的敬谦尊卑系统:

“贵姓、令郎、高堂、尊夫人”和“小姓、犬子、拙荆、贱内”等。尊人的“大、贵、高、尊”等仍在使用,但贬义的“小、犬、拙、贱”等就很少使用了。

(二)通用称呼语不断出现

解放以前的通称:

(1)称呼词语官化。即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官,如“大人、长官、老爷、太太、夫人”。

(2)亲属名称泛化,即将所有人都看作是亲人,用亲属名称去称呼他们。

用“姓/人称代词十亲属名称”的结构(“李叔叔”“张阿姨”“他大叔”)去称呼不是血亲或姻亲的熟人。

“师兄”师弟”“师父”“师娘”“师母”“老兄”“老弟”等各种称谓名称和称呼都是亲属称谓的泛化。

解放后,汉语产生通称的途径有了变化,称呼词语官位化和亲属名称称呼化的方法逐渐减弱,社交通称不断兴起。

50年代:同志

60-70年代:师傅

改革开放后:先生、小姐、老板、朋友、老师

汉语称呼语系统存在通称用语缺环而尊称泛化的现象

英语中的通称用语:Mr.

Mrs.

Miss

为什么汉语长期以来通称缺乏?语言称谓反映着中国文化两大伦理观念:“长幼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

汉语交际中,如果不问对方的辈分、排行、级别是不是比自己高,不问对方与自己是亲是疏,就以一个通称相称,那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通称的缺乏,与其说是汉语中没有通称的语言形式,还不如说是中国缺乏以同一眼光看待所有人的伦理观念

目前社会结构复杂,价值观念不同意,

很多场合找不到合适的称呼语

导致“同志”、“师傅”和“老师”等称呼语泛化

第七章

双语现象和语言接触

一、中国的双语和多语现象

1、双语或多语现象:社会的个体和集体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

为何产生?

操不同语言的人频繁交往和语言接触的产物

个体双语现象

如何获得使用两种代码的能力、如何表现和加工

社会双语现象

社会语言学的关注重点

2、中国的双语和多语现象

中国有56个民族,语言120多种

中国民族语言分属5个语系,即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

汉族人数占91.95%。汉语作为民族通用语,已在全国推广

少数民族中,回族和满族已经全部转用汉语

其他少数民族也大部分掌握了汉语

有的民族绝大多数人都属于通晓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的双语人

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情况:

绝大多数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少数人兼通汉语(维吾尔族、藏族)

大部分人使用本民族语言,一部分人兼通汉语,还有一部分转用汉语,不用本民族语言(蒙壮彝苗等)

大部分人兼通汉语,只在本民族内部使用自己的母语(撒拉、东乡、羌族)

大多数人转用汉语,少数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及汉语(畲族、仡佬族、土家族)

整个民族使用汉语,不再使用本族语言(满、回)

什么情况下会放弃民族母语?

民族自治区都制定了保障自治民族语言使用发展的自治条例或语言使用条例

没有民族自治的散居、杂居民族地区,母语的使用程度一般比较低。放弃母语的情况也多发生在此类地区。

汉语在中国是强势语言。少数民族在这种不对等的双语环境中,处于社会生活需要,自发学习汉语,从而形成众多双语个体和双语群体

3、社会双语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都操双语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双语现象(无论官方是否承认)

世界上有6700多种语言,而国家只有200多个

多个国家讲一种语言

一些国家有多种官方语言

4、社会双语现象的由来

双语现象是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国家内部和国与国之间语言接触的结果

具体原因:

人口迁移

军事入侵、殖民化

经济和文化交流(如欧盟)

二、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英语对汉语的影响:汉语欧化现象

(1)词汇:汉语吸收了大量英语借词“因特网”“巴士”“汉堡包”“黑客”

词缀:多-(multi-)-主义(-ism)-化(-ization)-性(-bility)

词首字母的借用:CD

CEO

IT

MTV

VIP

借词的词义在汉语中进一步拓展:

拜拜:再见——关系破裂

克隆:无性繁殖——复制伪造

语用:哪里哪里——谢谢

(2)语法结构:

组合结构趋于复杂:

仔细观察、详细分析并且认真处理问题

人称代词、名词前加上修饰成分

像长年干着粉笔黑板营生的我们

那个从落地的苹果悟出万有引力的牛顿

复句偏句后置

被动句更普遍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他被选为总统

He

is

considered

by

everybody

as

a

good

man他被大众认为是个好人

三、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的因素

(一)语言转用(即语言替换):弱势语言被逐步弱化,出现功能萎缩,最终被放弃,从而被强势语言取而代之的现象。(语言转用反映的是语言同化现象:外在强制性、内在自愿性)

(二)语言保持:个体或群体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不用其他民族语言替换母语的现象(语言忠诚)

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的因素

1、经济地位和社会威望

经济地位低的语言社团向经济地位高的语言社团的语言转变

2、人口因素

人口密集度高、居住集中容易使本民族的人维护自己的语言

3、大众传媒和宗教

三亚市羊栏镇的回族人:回辉语

各地的犹太人

希伯来语

埃及的语言替换

4、双语教育

可以维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权,但不能制止语言替换现象发生

四、双言制

高标准变体和低标准变体的特点

1、弗格森:

相对稳定的语言状况

一个社会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变体,分别履行各自功能

功能严格区分,两者互补分布

2、高标准变体(High

Variety)和低标准变体(Low

Variety)

(1)H高度精密,语法更复杂,标准更严格

(2)H是更早时期或来自另一个言语社团备受尊崇的大量书面文学作品的载体,声望高

(3)正规教育而习得

VS

自然习得

(4)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口语VS日常口语

有人以标准语作为母语

以H体为母语在双言制中比较少见

五、皮钦语和克里奥耳语的区别

皮钦语VS克里奥耳语

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语码转换的原因

1、定义:语码转换

在双语或多语交际环境中,在不同场合,或在同一次交谈中,操双语者轮换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语言、方言或语体。

句际间的语码转换

句内的语码转换

2、语码转换的原因

(1)表达的需要:由于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而采用另一种语言;

(2)当不想让在场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知道所讲的内容时

(3)炫耀自己能说几种语言

(4)为了迎合对方而转换语码

(5)或用语码转换来突出某些话语

(6)援引他人说话

第八、九章

语言认同、语言规划

一、交际顺应理论

基本假设:人们通过调整交际风格,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和意向

顺应:交际参与者对交际进行调整,以缩小或扩大双方的社会和交际差异

“社会语言变色龙”:根据环境改变自己的语言和认同

趋同:言语风格向受话者靠拢,表达共同的群体归属和情感

求异:与受话者的言语风格偏离,表达对受话者的排斥,或维护、突出自己的内群体认同

趋同:

向上趋同:向更正式、声望更高的交际风格靠拢

向下趋同:向非正式、非标准的风格靠拢

顺应也按照程度区分:

顺应不足:过于自我中心或缺乏敏感性

顺应过度:对某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

交际顺应理论与民族语言认同理论表达了同一个思想: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言的使用和学习

交际顺应理论:语言风格的变化标示认同

民族认同理论:描述产生语言使用和学习动机差异的认同条件,强调其中的群体概念

二、文化资本和二语学习的关系

社会结构通过市场来影响认同

市场:具有结构的客观关系网络或社会空间,其中的相互关系由各种资源或资本的分配决定

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

语言:文化资本的一种形式

语言使用者会向价值高、获得利润机会大的变体投资时间精力金钱

这种文化资本一旦获得,就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本

二语投资:学习者如果向第二语言投资,是由于他们明白自己将获得范围更广的象征性和物质性资源(语言、教育、友谊、房地产、金钱),从而提高自己文化资本的价值

加拿大移民妇女对二语学习的投资和认同变化

三、列举出三项中国语言规划的成果

1.汉字简化和标准化

汉字的简化有利于减轻汉字学习的负担,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具体的工作包括确定汉字简化的原则、制定《简化字表》等。

自1956年起国家先后公布了四批简化字,于19***年总结归纳成《简化字总表》,收字2238个。

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时指出:“今后,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的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转引自陈章太

2005:339)。汉字形体的简化工作暂告结束。

汉字标准化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果。由于汉字数量巨大,形体复杂多变,读音多样,为了整理异体字、异体词,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语言文字工作者做了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

自1955年起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多项标准。

2.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5-1957年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的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在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得到正式批准。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其作用主要是给汉字注音,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根据于世纪之交进行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全国会汉语拼音的人口比例达到了68%。

3.推广普通话

1956年***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和“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推行方针。

1986年,推普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推普工作也被列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

采取的措施包括:对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教师等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行持证上岗。目标是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教学语言、宣传语言和交际语言。

昨日安好 2022-07-23 19:33:04

相关推荐

抬头望望天的伤感说说 心情不好抬头望望天的说说

1、去旅行吧,见的世面多了,你会发现原来在意的那些结根本算不了什么。2、怦然心动只是刹那惊艳,柴米油盐才是一辈子的生活方式。3、爱,是两个人间的彼此折磨4、那一天下着雨,是五月的雨,清清凉凉的,正如听到后,那种...
展开详情

受了伤的揪心说说大全 一个人心情不好的qq说说

1、我爱你,你却没有同样的想法。2、我对你再好,也抵不过她偶尔对你的回眸一笑。3、去到你的城市,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4、每一个不想谈恋爱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无法拥有的人。5、有些伤口,无论过多久,依然一...
展开详情

00后心酸的说说: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

1、你要记住,只要有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就会发出光来,喜欢一个人也是一样,即便到最后不能在一起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一定会喜欢,那个因为喜欢着他而发光的自己。2、我能感觉到你的心痛,你有你说不出的无奈,但是你做出...
展开详情

?怎么读 ?的拼音是什么

的拼音:huàn。的笔画共13画。的部首为文。的解释:《集韻》呼玩切,音喚。斕,文采。通作奐。...
展开详情

心情不好很累很无奈 压抑憋屈的心情说说

1、原来爱情的世界很大,大的可以装下各种委屈。原来爱情的世界很小,小到多个人就挤到窒息。2、我始终无法对你的安危视而不见,你一皱眉,心间想的再也不见即变为了,还是护你周全来得舒服。3、有些事必须要独自承受,又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意思是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苟且偷安、聊以卒岁。
反义词: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示例:
1、清·彭养鸥《醒世小说黑籍冤魂》第一回:“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
2、茅盾《林家铺子》:“这年头,谁能顾到将来呢?得过且过。”
3、老舍《四世同堂》:“他们年岁虽轻,却学会了得过且过,他们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可是不便为这个而不去快乐的参加滑冰。”

一个篱笆三个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一谚语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具体的意思就是指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因为人并不是全能的,一个人的成功同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帮助,就像篱笆一样是靠一个桩一个桩围起来的。
出自《古今贤文》中的合作篇。
原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古今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推测成书于明代,后来经过明清两代人的增补,形成了今天的全书。

拜谢与叩谢用法

“拜谢”指敬辞,行礼表示感谢;“叩谢”指磕头感谢,泛指表示深切的谢意。
“拜谢”造句:
1、我一定要当面拜谢这位好心人!
2、出海平安归来,仍要拜谢妈祖娘娘和白衣大士,有的还专门请戏班子为天后娘娘唱戏答谢。
3、最后,再次诚心诚意拜谢能坚持将近七年的各位朋友!
“叩谢”造句:
1、每一天,我为你祈祷,为你的生命叩谢上苍,为你许下最美好的愿望,祈求众神赐予你幸福和健康。
2、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叩谢的。
3、一众人族突感身轻体健、百病消除,都知晓是三人所为,又一次诚心叩谢。

苟延残喘能形容自己吗

“苟延残喘”可以形容自己。拼音:gǒu yán cán chuǎn,原义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出自北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遽来居颖,苟存残喘,承赐恤问,敢此勉述。
成语典故:狼是残暴的动物,本性难改。东郭先生救了它,它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幸好一位农民路过,把狼打死了。
成语寓意: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小聪明永远比不上大智慧。另外,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人们不能乱施善心。生活常常使一些人挣扎在贫困或绝望的边缘,使他们仅仅能够将生命维持下去。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就只能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
用法: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1、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2、明·吴承恩《西游记》:“欲要自尽,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终不明。故没奈何,苟延残喘,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也。”
3、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
近义词:苟且偷生、苟全性命。
反义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