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艺指什么

常青藤
精选回答

古代六艺指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人咨询,本文课考拉为大家整理汇总以下内容。

古代六艺指的是什么?

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在古代的教育中,教育也是被贵族垄断的,读书人能够学习的基本的6种技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指的是理解,古代的时候有5种礼节,这5种礼节分别是用在不同的场合或者事情,分别是祭祀,丧葬,军旅,宾客,婚冠。

乐指的是音乐,古代有六乐之说。六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大武》六套乐舞。

射指的是射箭的技术

御:驾车的技巧

书:指的是书法,书法,又包括书写识字和作文

数即理数、气数

古代六艺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文化,当时儒家文化发展的比较繁盛,在人的生活和行为规范上都做出了非常多的要求,对于教育方面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古代六艺是哪六艺?当代君子十艺是哪十种?

古有通五经贯六艺之说,实为博六经熟六艺之说也。

在古代,华夏学者总以六经为六艺,视为人生指南。

哪六经呢?即是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乐经,春秋等。其根源?自上古至商周,此为先古文化精髓。对后世影响极深。这些包含哲学的汉文化也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它是华夏文明的根源,是先民的智慧结晶。几千年?六经是国学宝藏。代代传承。

先古学者把六经化为六艺,分享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当后领域的座佑铭。所以六艺又属六经孕育而成。

哪六艺呢?即:礼,乐,射,御,书,数等。

其实,这六艺已有友们祥解,我都不在祥述了。简析如下:一,古有五礼之说(略)。

二,古有六乐之论(略)。

三,古有五射之语(略)。

四,古有五御之分(略)。

五,古有六书之字(略)。

六,古有九数之话(略)。

(祥细内容可参看上友之作)

礼者:出自周朝,号为周礼。是先人对人对物对事对天地自然应遵循的礼义方式和规矩。

乐者:起自五帝,歌,舞,戏,说之姿态。

射者:上古先民游牧之开弓射箭之技术。

御者:远古先民的使牲口与驾车技巧。何为御呢?御为止意。止步的意思。当一位司养员在使牲口或是犁耙地或是驾车行走时,主人不想让牲口前进了,主人只要从嘴中说出一声御/,牲口听到主人口令会立马止步。而这个御又是专对驴骡马喊的,这个御字不对准牛,牛不听这个号令。但是,古代在牛驾车时,必有一或二个马,驴或骡子拉边套(拉稍),在行进过程中,骡马听到御字一站,牛自然就不走了。

书者:来自上古先民学者的书法,包括写字,识字,作文,(上古也包含画作)

数者:上古先民的推演数理,术数,易数,象数和气数之称。

这是先民智慧的总结,也是文化知识的总称。(不多阐述)。

而当代君子十艺者,我还没有找到根源,谁是君子,学立哪十艺,在哪里有标榜?不得而知。近代曾有七君子,十君子之说,现在还真不知曾有人封君子否?

我想,谈论君子,也不过是正人而已。只要不是坏人,恶人,孬人,奸人等均可视为天下正人君子。而君子十艺我认为现代并无认证哪十艺。

个人观点,无非是古代十经的再现沿用罢了。即古人盛赞的为人处世十大经典:一为仁。二为义。三为礼。四为智。五为信。六为忠。七为孝。八为诚。九为恕。十为悌就是了。

“六艺”指的是什么?“六经”指的是什么?

何谓“六艺”?

“六艺”有“小学六艺”与“大学六艺”的区分。前者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后者指《易》《礼》《乐》《诗》《书》《春秋》。

一说起“六艺”,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孔子,似乎这“六艺”是由他制定下来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早在西周时期,“六艺”应该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六艺”被误读的背后,更多的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误读。

即使是在孔子的故里曲阜,如今对于“六艺”似乎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一个显见的例子,1993年开始营业的“孔子六艺城”,自开业至今,始终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内容;在大街小巷,也到处可见孔子与六艺的各种元素。

如果要追溯“六艺”起源的话,要回到周朝。在《周礼》一书的《地官》篇、《保氏》篇等文献中,都曾对六艺进行过阐述。在周代的贵族社会,为了能够“造士”,或者说是培养继承人,士人的孩子必须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因此,在《周礼?地官》中,对于六艺有着详细的记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关于“六艺”最早最详细的记载。

根据汉儒以及后人的解释,“六艺”的具体内容如下:

礼指“五礼”。这“五礼”分别为吉、凶、宾、军、嘉。吉礼指祭祀之礼,凶礼指丧葬之礼,宾礼指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指军旅之礼,嘉礼指冠婚之礼。

乐指“六乐”。郑玄注曰:“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大武》也。”相传,这“六乐”分别是黄帝、尧、舜、禹、汤、武王之乐。

射指“五射”。郑玄注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白矢指矢在靶而穿靶,露出矢白;参连指一矢之后接着三矢连续而至;剡注指羽头高而簇低,剡然而去;襄(“襄”通“让”)尺指臣与君射时不与君并立,臣避让一尺;井仪指四矢贯靶,方位井然。据称,此乃射礼的五种射法。

御指“五驭”。郑玄注曰:“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和是车轼上的铃,鸾是车衡上的铃,车走动时,“和”“鸾”相和,表明车子行进稳健;逐水曲,御车随逐水势之屈曲而不坠水;过君表,用褐布缠旃为门,用裘缠木椹作为?车从中间穿过不得碰撞;舞交衢,在交道上驾车,车的旋转与舞节相应;逐禽左,谓驱逆之车,逆驱禽兽使左,当人君以射之,人君自左射,簇贯右?为上射。据说,这是贵族、士大夫应该掌握的驾驭战车以及田猎的五种技法。

书指“六书”。“六书”指象形、会意、转注、指事、假借、形声。这是汉字构成方面的知识。

数指“九数”,即“九章算术”。相传“九章算术”为周公所作,凡九篇。分别是指《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盈不足》《勾股》。

社会环境决定“六艺”普及。那么古人为何把“六艺”当做最为基础的技能来进行学习呢?在那个时代有这么个说法,叫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谓的“祀”,就是指祭祀,在先秦时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而所谓的“戎”,则是指兵战、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一场战争往往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与之相对的是,在祭祀中,礼仪与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项目,所以很多士人的孩子,从小必须学习这两样技能,就是礼仪与音乐。与礼仪与音乐在祭祀中不可或缺相似的是,在当时的战争中,弓箭与驾车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如此,在古代“六艺”中,“射”和“御”也成了两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在最初的时候,“书”和“数”也是两个必修课,作为当时的士人的孩子,必须要具备写字和算数的能力。

儒家的“六经”称为“六艺”,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很多典籍有明确记载。

例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说:“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又如,班固的《汉书?儒林传序》说:“古之儒者,博学[插图]《六艺》之文。”唐代的颜师古注曰:“《六艺》,谓《易》《礼》《乐》《诗》《书》《春秋》。”

谈起“六艺”时,人们往往会将其与孔子联系在一起。史籍中确实有孔子弟子“身通六艺”之类的说法,显然,它与礼、乐、射、御、书、数是两码事儿。

后人之所以会混淆二者,可能也跟董仲舒后来的上书有关。西汉时期,董仲舒曾经向皇帝上书,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汉书?董仲舒传》曾有过详细的记录:“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在上书中提到的“六艺之科”,其实说的是由孔子整理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经”的统称。在孔子整理传授这六部典籍时,可能还没有“经”这个说法,至少还不通行,因此它也叫“六艺”。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在孔子以及孔子之后的那个时期里,两种“六艺”是并存的,其中“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六种基本技能,是供15岁之前的孩子们学习的,据《大戴礼记?保傅》的记载,在孔子那个时代,孩童至“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而孩子到15岁左右,就应当学习做人与社会管理,这便是《大戴礼记?保傅》所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

古代“六艺”指的是什么?

六艺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教育体系。其中,六艺就是一个很完善的体系。如今见到的关于“六艺”的说法,有两种形态:一、周朝时期的六种技能,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周礼》)二、则是孔子为其门人弟子开设的课程,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门课程。

六艺应该是古代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

六艺就应该是是周代的六种技能。礼,应该是礼节,当时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指音乐,有六乐之说(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大武);射,指射箭之术,有五射之说(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指驾驭马车的本领,有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指书法;数,指算法。

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六艺,包括了类似如今中小学教育中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教育中的文、理两个方面。中国的古人是多么的牛气,很早就能完善教育这个复杂的体系。

飞翼君言:中国古人确实很牛的。中国古人很多东西和素质是今天人们缺失的。我们不应该丢弃中国的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古代六艺各指什么?

古代六艺:

1、礼 礼节 古代要求的比较仔细,“吉凶宾军嘉”就是古代的五种礼仪。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也是加强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的主要内容是饮食、婚冠、宾射、飨燕、?、庆贺。吉礼主要是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凶礼主要是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礼、恤礼五者;宾礼一般是指接待宾客的礼节,古代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是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2、乐 指音乐方面的。

3、射 指射箭方面的技术。

4、御 是指驾驶马车方面的技术。

5、书 是指文学、书法方面,也包括识字和作文类。

6、数 算术和数论知识。

孤单蝴蝶影 2023-09-13 11:52:35

相关推荐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 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

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怡怡今天给分享抖音粉丝最多的是谁2022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抖音粉丝最多的人排行榜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1、;很多网友想了解2...
展开详情

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标志)

汉语被列为全球通用语言汉语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消息传遍网络,许多国人因此而自豪不已。但事实上,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官方媒体证实的“假消息”。汉语使用人数:汉语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并不能称为所谓“...
展开详情

电子小报模板 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

小天给大家谈谈电子小报模板,以及电子小报模板word版可编辑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1、求军训电子小报模板军训必需品:1电风扇(一定要带,千万要带,不带必死---热死的,民生之所需)2毛巾杯...
展开详情

tvb古装戏 tvb古装戏演员表

tvb古装戏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孤星剑》《孤星剑》是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于1993年出品的的爱情古装武侠剧,由郑伊健、梁小冰、魏骏杰、何婉盈、陈嘉辉等主演,共15集。2、该...
展开详情

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

怡怡给大家谈谈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以及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相宜本草属于什么档次的化妆品)1、相宜本草是国产的护肤品品牌,而且相宜本草有...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出师表主旨

《出师表》主旨是全文表达了诸葛亮想要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忠心与赤诚以及他对于北定中原的决心。同时诸葛亮也以恳切的言辞,表达其对后主的规劝,希望后主可以继承先帝遗志,兴复汉室。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封神榜作者朝代

《封神榜》的作者相传为明代许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约生活于嘉靖末年,生平事迹不详,相传《封神演义》是由他编辑成书的。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杀,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含义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含义: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原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拟行路难·其四》此诗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指两国交战不得杀害一方派来送信的使者。“使”即“使者”,不斩“使者”是自古以来的战争法规。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主要是继承战争文化。
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450年,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