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高三第一学期二检(语文)

倒转流年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石门10年高三第一学期二检(语文)本文简介: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科第二次检测考试题(正卷8面2页,答题卷2面1页,作文卷2面1页,共12面4页2009-11-5)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生肖/叫嚣囹圄/给予信服/悻悻而去B.荟萃/猝然苦衷

石门10年高三第一学期二检(语文)本文内容: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语文科

第二次检测考试题

(正卷8面2页,答题卷2面1页,作文卷2面1页,共12面4页2009-11-5)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生肖/叫嚣

囹圄/给予

信服/悻悻而去

B.荟萃/猝然

苦衷/憧憬

角色/豪雄角逐

C.屏蔽/屏气

溯源/夙愿

巢穴/不落窠臼

D.关于/淤泥

下载/登载

倒水/颠倒是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棋局中没有闲子,每个棋子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或进攻或守卫或配合,总是各司其职,没有一个是滥竽充数的。棋子一致对外,同室操戈,绝不勾心斗角,更不搞“窝里斗”。为了大局的胜利,每个棋子都随时准备做出牺牲。一场棋局的胜利,既有留在棋盘上棋子的功劳,也有牺牲的棋子的功劳,两者都是胜局的缔造者,不可偏废。棋盘上坚持到最后的棋子,不是惟一的英雄和元勋。它们没有资格居功自傲。这种棋局中的哲学已经超越了原始的竞技范畴,它暗示给世人的是谋生之道、为官之道。

A.滥竽充数

B.同室操戈

C.窝里斗

D.居功自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奥巴马上任不到9个月,因“非凡的努力,加强国际外交和人民之间的合作”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间对此大跌眼镜的大有人在。

B.已经使整整一代人沦落于空虚之中的互联网,即便是那些相当理智的人也会承认,一旦他们上了瘾,就会无法自拔,整天沉迷于网络。

C.“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房价。”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15%~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D.不少网络使用者都体验过美国专家说的网络“黑洞”,网页毫无原因地无法打开,电子邮件莫名其妙地丢失,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A.⑤②③①④⑥

B.③①⑤②④⑥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③①⑤②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大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禽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或请籍铣将拒战死者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以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改)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

诣:前往

B.太宗固请,遂舍之

舍:释放

C.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弘:广大

D.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趋:走,快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

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B.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

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

C.始征兵于江南

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D.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

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②“兵贵神速……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禽也。”

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④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⑤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⑥进击定襄,破之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和远大志向。他看出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给自己戴上枷锁,将到朝廷报告重大事变。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用豪言壮语解脱了自己。

B.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命李靖平定。李靖挥师打败萧铣将领文士弘带的几万精兵,后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纪律严明,没有四下掳掠的现象。

C.平定萧铣之后,李靖又渡过南岭,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招抚策略,使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百姓归入唐朝版图。

D.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李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克复定襄,威震北狄,足与当年渭水之战相媲美。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江陵

(2)翻泽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此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品味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的人生哲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4)陛下亦宜自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

白居易的美学观点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北朝齐人)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

A.白居易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

B.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

C.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

D.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创作不应该脱离社会生活。

B.白居易认为诗歌最重要的本质是“诗言志”,但他也没有忽略诗歌的另一特性:抒情。

C.在白居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唐代的统治者都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从而有力地巩固了统治。

D.梁、陈时期的诗歌创作多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没有体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

14.从第一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包括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谁是领导

老张在机关门口处的值班室登记后,问年岁跟自己一样老的看门老李:“谁是领导?”

老李迟疑了一下,而后笑了笑,手臂对着办公大楼划拉了一圈说:“都是领导,除了我。”

老张就出了值班室,走进了办公大楼。

老张不识字,即使识字老张也不知道自己要反映的事情说给谁。老张咨询过许多人,许多人都对他说:“反映给谁?谁是领导就反映给谁呗!”老张就来找领导,可老张不知谁是领导。

老张推开了第一个门。屋里有四五个人,正在说笑呢。老张在门口站住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老张看看几个人,几个人也转过头来看老张,但只看了一眼,就都把目光收了回去,接着说笑,好像老张从没在门口出现过似的。老张就有些不知怎么好了。老张的目光从一个人脸上挪到另一个人的脸上,每个人的脸都是笑盈盈的,很开心的样子,但没有一个人把笑脸面对他。老张站了一会儿,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问:“谁是领导?”也许是老张的声音太小,几个说笑的人没有听到,谁也没有理老张。老张又鼓足勇气提高声音问:“谁是领导?”

这回几个说笑的人都听到了,但还是没有人理会老张。大家扭头瞥了一眼老张后,各自在座位上正襟危坐,笑脸没有了,都板了一张很严肃的脸孔,或喝茶,或翻动着桌子上的报纸。老张见几个人的笑脸变成了严肃的脸孔,心里不禁颤了一下。老张咬咬牙,又一次颤着声问道:“谁是领导?”

几个人相互对望了一眼,都把目光转到了老张的脸上,其中一个人对老张说道:“领导能这么多人坐在一个屋里吗?”说完,几个人把目光从老张的脸上撤了回去。

老张明白那个人话的意思了,就是说这里没有领导。老张转身离开了。

老张又推开一个门,屋子不大,但只有一个人。老张想,一个人一个办公室,该是领导了吧!老张忙满脸堆笑有些讨好地说:“您就是领导吧!”

那人抬头望了一眼老张,说:“领导不在。”

老张一下子愣住了。老张缓了一下神说:“您不是领导吗?”

那人面无表情地说:“我算什么领导,领导不在。”

老张心里刚刚蹿上来的一丝热气嗖地跑了,老张问:“那谁是领导啊?”

那人头也不抬,说:“领导不在。”

老张看看那人,知道自己再问几遍也没用,老张就退了出来。

老张又推开了一个门。这个屋子很大,也是一个人的,正在打电话。老张看那打电话的人很威严,老张想,这人肯定是领导了。老张正要迈步进去,突然被人从身后拽住了,而且门也被他很快关上了。老张看拽他的是说领导不在的那人。那人不高兴地说:“你怎么乱闯呢?我不是告诉过你领导不在吗!”

老张望着被关死了的门说:“他不是领导吗?我看像的。”

那人不高兴地说:“我说了领导不在。”

老张说:“那谁是领导啊?”

那人说:“领导不在。你回去吧!”

老张说:“我的事还没说呢。我得找领导,你不告诉我谁是领导,那我就自己找。”

老张在办公大楼里转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领导。

老张很沮丧,垂头丧气地走出了办公大楼。

老张出大门时觉得应该跟老李打声招呼,就又进了值班室。老张对老李说:“我走了。”

老李说:“事办好了?”

老张摇了一下头说:“没找到领导。究竟谁是领导啊?”

老李说:“都是领导啊!你没跟人说你什么事吗?”

老张说:“也没人问我有什么事啊!我也不知道谁是领导,说了有什么用?”

老李问:“你什么事啊?”

老张说:“我们居民楼的水管坏了好几天,也没人管,有人说是这里主管的。”

老李叹了口气说:“这里是主管的,可活儿得下面部门干。”

老张说:“我知道的,可没有领导指示,下面部门不干。”

老李又叹了一声说:“真是没办法。我给他们打个电话吧,也许能蒙过去呢!”老李就拿起了电话,拨通电话说:“我是局值班室,有居民来说……”老李放下电话有些兴奋地说:“行了,行了。他们说马上就派人去修,你快回家等着吧!”

老张猛地抓住老李的手,眼含热泪哽咽着说:“找了一圈,谁都不是领导,你才是领导啊!”

(选自小小说阅读网)

16.小说的题目是《谁是领导》,文中出现有两种“领导”,请写出其所指。(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第二段“老李”说“都是领导,除了我”,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说,小说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真实,但往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缩影,如果这样,你从这篇小说中看到了一些怎样的社会现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超女”是一剂精神蒙汗药

郭松民

原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先生,因为日前高调批评“超女让年轻人受到毒害”,并强烈主张“作为***文化艺术有关管理部门来讲,不应该允许超女这类东西存在”,而在社会以及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论者认为这只不过是刘先生没有被聘为“超女”评委的酸葡萄心理而已,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过于以己度人,刘先生闻听此言,一定会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但刘先生的批评也确实存在盲点。他仅仅是笼统地指责“超女超男玷污艺术”,呼吁“要让人民不断接触高雅艺术,提高审美层次”。然而关键在于,何为“低俗”,何为“高雅”,这本来就是一个因为每个人的审美偏好不同而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他提出的让“管理部门”用行政手段直接介入的主张,更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前高级行政官员的思维惯性和惰性。

那么,“超女”问题的要害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看来,就在于它用华丽的包装、宏大的场面、成千上万“粉丝”的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了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现代神话。这个神话在客观上起到了遮蔽青少年面临的真实社会问题、麻醉他们心灵的作用,说是一剂精神蒙汗药也不为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面临许多困扰:如升学、就业、因为买房而下降为“房奴”、因为生病而变为赤贫、跻身于中产阶级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从大学生的工资逐渐和农民工趋同这一趋势就可以看得出来)等。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家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关键在于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成因。

在我看来,个人的努力不够或者运气不好,仅仅是诸多原因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总的来说,这些问题是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造成的。对于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需要青年们直面它、严肃认真地思考它、并本着对个人、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一起动手来解决它。在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们并无捷径可走。

但“超女”这个“丑小鸭变天鹅”的现代神话所传递的全部暗示却是:并不需要这样累,只要成名,所有这些问题就全部自动消失,而成名却是人人可能的。你看那些今日大红大紫的超女们,一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嘛!

在这样一个神话面前,所有严肃认真的思考,都显得十分可笑,所有试图通过推动社会进步而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其成本都显得过于昂贵。显然,年轻一代服了这剂蒙汗药并沉沉睡去,对于那些能够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好处的既得利益阶层来说,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剂蒙汗药害处多多,但超女本身是无辜的,她们仅仅是做了别人的工具;成千上万参与其中的“粉丝”们也是无辜的,他们仅仅是在追求快乐;甚至连策划、主持其事的公司和电视台,也是无辜的,他们仅仅是在追求利润。超女神话可以说是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社会通过“复杂的共谋”共同制造出来的。而那些像刘忠德先生这样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却没有及时出来大声疾呼,唤醒青年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无保留地反对用行政手段禁止“超女”。因为禁止“超女”,并不能自动导致年轻人的觉醒;而在年轻人真的觉醒并看穿了神话的非现实性和不可复制性之后,“超女”也就回归于娱乐本身,不复有蒙汗药的危害了。

(《中国青年报》)

19.为什么说“‘超女’是一剂精神蒙汗药”?请简洁明确地概括出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针对“超女”这一剂“精神蒙汗药”,作者提出了一些什么解决措施?(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刘忠德对超级女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引发了网上的大讨论,在总共31457人的调查中,赞成刘忠德观点的网友占63.76%,不赞成的28.38%,说不清楚的有7.86%。而认为超女是“低俗艺术,误导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占41.35%,认为超女“迎合了部分人的心理,但难登大雅之堂”的占23.4%。你对刘忠德的观点是否赞同?请结合“超女”现象谈出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一个著名公式,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组成这个公式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内涵。(6分)(40个字以内)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3分)(20个字以内)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3分)(12个字以内)

六、本大题l小题,60分。

24.请以“尊重差异”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1.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800字。

第二次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D.【解析】A中“囹圄/给予”音同,B中“角色/豪雄角逐”音同,C中“溯源/夙愿”音同。D.关于yú/淤yū泥

下载zài/登载zǎi

倒dào水/颠倒dǎo是非

2.(3分)B.【解析】“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错,应为“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3.(3分)A.【解析】A.“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B.“已经使整整一代人沦落于空虚之中的互联网”作为偏正式名词短语,后面没有陈述(谓语)部分,即“成分残缺”,宜独立成句:“互联网已经使整整一代人沦落于空虚之中”。C.“15%~20%”与“左右”搭配不当。D.“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句式杂糅

4.(3分)B.【解析】前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中间位置,所以既要“勾前”,又要“连后”,应排③①⑤句。因为①句的“结构全不用钉”和⑤句前半句的“用榫铆接合”正是“崇尚天然之美”的表现(③句是对①⑤的总提),这就做到了“勾前”;而⑤句后半句的“接合得天衣天缝”产生的效果是“牢固结实”,这就做到了“连后”。后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尾部,所以要“勾前”,应排②④⑥句。因为②④⑥句依次照应了横线前的“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这就做到了“勾前”。据此,六句话应排序为③①⑤②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3分)C.【解析】弘:发扬

6.(3分)A.【解析】A项“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等。B项“而”,一作承接(有说为修饰作状语),不译;一作转折,译为“反而”“却”。C项“于”,都是介词,一作“从”,一作“对”;D项“将”,一为副词,一为名词。

7.(3分)C.【解析】①表其志向。③表现他的政策观念。

8.(3分)D.【解析】“足与当年渭水之战相媲美”错,应是:足够报当年在渭水被他们打败的仇恨。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陵/铣

江/

之/至

陵/屯

下/铣

惧/始

南/果

(当断不断、不当断却断,都为错;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泽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对李靖没有防备),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

(注意:“不虞”、“于”、“奄至”、状语后置)

②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但还得到史书留名。

(注意:“尚”“书名”“竹帛”、状语后置)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在隋朝担任马邑郡丞的官职。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释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那年八月,李靖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如果趁江水上涨的形势,快速地到达荆州城下,就是人们常说的疾雷炸响,来不及掩住耳朵,这是军事家的上等策略。即使他们知道了我的行动,匆忙征调军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成为俘虏的。”进军到了夷陵,萧铣的将领文土弘带几万精兵屯驻在清江,李靖挥师打败了他。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李靖又打败了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四下掳掠的现象。

有人请求抄没萧铣将领中抵抗的人的家资来奖赏将士们,李靖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作战的意义在于吊民伐罪。百姓受萧铣的驱遣逼迫,抵抗和作战难道是他们自己的意愿吗?我们应当发扬宽大为怀的道义,来抚慰远近百姓的心。敌人投降了,反而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助出来的本意吧。只怕从这往南的各个城镇都会坚守不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好计策。”于是没有那样做。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总共招抚了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皇帝用热情的诏书对他加以慰劳鼓励。太宗继承皇位,任命李靖为兵部尚书。

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议论纷纷:“唐军如果不是全国军队都来了,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李靖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他心腹之人(将领),使突利可汗所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仅一个人逃走了。

唐太宗曾对他说:“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但还得到史书留名。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的功绩,足够报当年在渭水被他们打败的仇恨了。”

10.(7分)

(1)(3分)“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2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

(2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或: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不用惧怕,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意思对即可)

11.(6分)(1)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2)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3)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4)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12.(5分)C.E.【解析】依据第四段“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可知C项说他们诗的主旨“完全不同”是不符合文意的;E项对照第二段“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可知白居易并没有否定“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

13.(3分)C.【解析】

从“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可知A正确。

从“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可知B正确。

从第三段原文“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不能推断出“唐代的统治者都允许并且鼓励……”,可知C错误。

从“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可知D正确。

14.(4分)①诗歌在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②这种“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是诗歌的本质“诗言志”决定的。(每点2分)

15.(4分)①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②统治者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③批评梁、陈以来诗歌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从第二段到第四段依次说了这三点)(每点1分,概括表达1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3小题,共15分。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1)坐在办公大楼不为群众办事的“真领导”。(有领导之职不干领导之事的人)

(2)为助人而假扮领导的老李这个“假领导”。(无领导之职却假冒领导而干了领导之事的人)

17.(5分)

(1)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一个铺垫。(2分)

(2)与结尾老张说“找了一圈,谁都不是领导,你才是领导啊!”的内容形成一个强烈对比,深化小说主题: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佩做领导。(3分)

18.(6分)

这篇小说反映了***机关公务员人浮于事的社会现象,老李说除了他都是领导,说明办公大楼里人人都把自己当领导,但当群众有事要诉求的时候,小领导们就圆滑地推卸责任。

大领导的秘书一再的挡驾,说明大领导不是一般群众所能轻易见到的,更谈不上为群众解决问题。

老张问题的解决是有赖于老李假扮领导,说明下面的人是有样学样,不是群众有问题就去解决,而是有领导指示才去解决。

(有据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给满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

超女们由“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神话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使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一夜成名,而不必经过艰苦奋斗,只要自己能成名,许多生活的困扰都可以解决。

(仅是抄答“起到了遮蔽青少年面临的真实社会问题、麻醉他们心灵的作用”太笼统,也不符合题干要求,给1—2分,应从此后的分析中提炼概括得实在些)

20.(5分)(1)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要唤醒青年直面严峻的现实。(2分)(2)年轻人要觉醒并看穿这种神话的非现实性和不可复制性。(2分)(3)使“超女”回归于娱乐本身。(1分)

21.(6分)

(1)赞同。歌唱家涌现在中国歌坛时,他们的背后是长期辛勤的付出、努力和工作,而“超女”现象使得不少青少年沉浸在一夜成名和暴富的扭曲心理怪圈中,不愿意去奋斗;

超女以丑为美,哗众取宠,以此来满足某些人的心理,导致部分中国人的美丑观念被颠覆;

作为文艺应当具备传承文明和教化作用,而“超女”是低俗文化,大部分“超女”品位不高,口出脏话,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无知,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2)不赞同。“超极女声”只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有其存在权利;

虽然不少选手暴露出低俗的一面,但大部分选手那种敢于表现自己、执着、不屈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还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应当好好利用,正确引导使之走向正轨。

(一种观点中能言之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给满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人的贡献总值是分子,人的自我评价是分母,自我评价越大,人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第1、2句各1分,第3、4句各2分,大意相同则可)

23.(6分)(1)网络的***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3分)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3分)

24.略

13

难得用心 2022-07-19 00:35:56

相关推荐

适合发朋友圈的唯美说说短语

一、我嫉妒你身边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们就那样轻而易举的见到,我朝思暮想的你。二、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三、凡是离开你的,都不是你的,不管是人还是钱。做一...
展开详情

经典个人签名 最经典的个性签名

人生到老不容易,不能事事都如意。一杯苦酒对月歌,歌不尽离愁,明月清风与谁说,说不出寂寞。快乐不像烦恼那样随时随地的跟随在你的身边。你在飞奔,我在行走!可我,永远不会摔倒。时光不老、我们依旧还在。哥,不寂寞。因为...
展开详情

神兽放假经典语录 神兽放假经典唯美语录

终于放寒假了,各路神兽欢聚一堂,势必闹个天翻地覆。“神兽”归笼!妈妈送孩子返校后哈哈大笑:他不开心我开心开心开心,在家三个月的神兽终于归笼了,期待俩个月后的蜕变!这周日是不是工作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里的...
展开详情

如何更改图片上的文字 这个方法还是很简便的

用美图秀秀就可以更改图片上的文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电脑上下载并打开“美图秀秀”,点击“美化图片”。选择“打开一张图片”,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点击“消除笔”,涂抹需要修改的文字。点击“应用”即可消除文字。打开...
展开详情

打扮自己9大技巧 让你一天都美

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压全脸:清洁皮肤后,在涂抹妆前乳之前,用纸巾轻轻压于全脸。肌肤外多余的油脂会容易造成脱妆。切记不要使用吸收力过强的吸油面纸,适度地吸收油脂还是使用纸巾最恰当!别忘了检查容易出油的t字部位和鼻...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又何间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又何间焉”的“焉”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
原文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全诗):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7、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商鞅变法的时间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3、统一度量衡: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袒露与坦露的区别:
1、两者的具体含义不同。
袒露用于表示事件、物体,指毫无掩饰的表露,也指暴露,无遮盖,露在外面,显露。坦露多用于表示思想情感,指坦率地表露(思想、情感)。
2、两者的具体用法有所区别。
“坦露”和“袒露”都可以表示坦率地表露,但如果只是用语言文字表白,并未流露在他人面前或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只能用“坦露”。
袒露造句:
1、我向妈妈袒露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支持。
2、天太热,他袒露着上身。
3、农民们袒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
造句:
1、他解开上衣,坦露着胸膛,跨马而去。
2、一年多以来,他首次就上赛季的冲突坦露心声。
3、这时不宜向别人坦露心声或与别人分享你的秘密,相反,这时适合倾听别人。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