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我要向前进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本文简介: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力主“只文不白”、“文多白少”者的理由说来说去不过那么几条。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知道他们这种“文多白少”的主张实不足为据。第一,有人认为,与属于表音系统的西方语言不同,古今作品都是使用属于表意系统的汉字,古今文字基本相同。学好了文言中的字词,就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汉语言文字。

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本文内容:

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

力主“只文不白”、“文多白少”者的理由说来说去不过那么几条。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知道他们这种“文多白少”的主张实不足为据。

第一,有人认为,与属于表音系统的西方语言不同,古今作品都是使用属于表意系统的汉字,古今文字基本相同。学好了文言中的字词,就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汉语言文字。这一论据忽视了语言文字作为工具的特殊性。与锄头、锤子这类物质性的工具不同,语言文字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用者必须在了解语言文字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现代白话是在吸收文言、口语和欧化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和文言是两个不同的言语系统,虽然文字大同小异,词汇和语法尤其是词汇却有极大区别。退一万步说,即使文白所使用的文字完全相同,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通过文言文来学习白话中使用的字词呢?

第二,认为文言简洁,白话罗嗦,这是一种偏见。因为简洁与否本质原因不在于文言与白话的区别,而在对语言的认真锤炼。“经济不经济其实应该分文体论,不该只看字数多少。一种文体有一种经济的标准;文言的字句组织和白话不同,论繁简当以各自的组织为依据。”判断简洁与否,不可只是依据字数的多少。从作文用字多少来说,总体上,文言文的确比白话文少。但是文言文用字虽然简省,却往往因此而词意、句意不明,这成了文言文的一大致命弱点。随着近代科学的引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人们要求文字能表达周密严谨的思想,这是含蓄笼统的文言文难以胜任的。从表达得明白清楚这一基本要求来说,文言文并不一定比白话文简洁,白话文并不一定比文言文罗嗦。

第三,认为文言高雅、白话粗俗,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文言中有俗的,白话中也有雅的。

力主“只文不白”、“文多白少”者由上述三种理由而得出的如下结论:学好文言文是学好白话文的前提,这种观点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持“实用”取向的,它是错误的、有害的。

先就必要性来看,要学好白话文并不必一定要学好文言文。文言与白话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白话从文言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现代文章里常常引用一些文言成语或文句、诗句。学点文言文对于现代文肯定是有些益处的,读一些文言文对于学生的发展当然有帮助。但是,能否学好现代文,首先决定于学了多少现代文,是怎么学的。这种帮助、这种益处对于学生现代语文素养培养和提高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而只是辅助性的。汉字是从甲骨文而来,汉字是中国人必须学的,但是从来没有人为了能够听说读写汉字而去学甲骨文,并把甲骨文作为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基础。同样的道理,为了学好现代文、白话文,我们没有必要把学好古代作品和文言文作为前提。而且,客观事实也证明这种理论只是一种臆想而已。张志公说得好:“学习文言文过来的人,熟悉文言文的人,往往觉得学好文言文一定可以学好现代文,甚至于觉得不学好文言文就不可能学好现代文。这恐怕是一种误会。能否学好现代文,首先决定于学了多少现代文,是怎么学的。”

再就可能性来说,视古代语文素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现代语文素养的前提,这是不现实的。古代所有学段仅学文言一门课程,并直接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古代语文素养,而无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素养这一任务,尚且得花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现在已是知识经济社会,学生在学校要学的课程极多,每一课程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如古代那样只学一门课程。高中语文所有授课时数少于400个;初中和小学更多些,但夸大地说,所有的语文授课时数也不会超过2000个;而且,学生在课外也极少读文言文。

何况,且不说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形而上”层面的东西与现代生活有极大不同,有些甚至完全相背,即使是文言文中所提到的典章文物、风俗习惯等“形而下”层面的东西也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有些甚至在今天已不存在,更不用说文言文中的“形而上”和“形而下”这两个层面的东西远离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小学生对于远离现代生活和他们生活的文言文极难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我们并不是主张基础教育阶段不学文言,文言是要学的,但“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目的在文化而非语言。我们认为,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价值主要在于让学生对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辉煌文明有所领略,主要让中学生对精选的古代文学精华有所领略,以此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我们只能根据经典性与可接受性合一的基点,从千百年来的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有限的一些,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精华的学习,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有所接触、了解和领略,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开一个窗口,使他们知道中国有这样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让学生“见识经典一番”。我们认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也正在于此。对于今后有志于从事与文言文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则可以在高中开设选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些古汉语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性,课程性质决定课程目的。中小学应以学习典范的优秀的现代语文为主,同时接触、了解和领略一些精选的经典性与可接受性合一的文言文中的文学性作品。对于文言文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我们应重新加以认识。我们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确定应该摆脱以往的能力取向,将文言文从工具性认识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语文课程肩负着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而文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有特定的所指,它以确指的‘定篇’出现”。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选文成为语文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掌握中国古代的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根据王荣生的理论,从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功能类型来说,文言选文应以“定篇”的身份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进入语文教科书的文言选文的教学“只是为了解和欣赏而已”。

总而言之,我们要找到回“家”的路,是不可能通过学***量的文言文而实现的;“实用”取向的文言文教学,不可能为我们寻找到回“家”的路。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看待和慎重对待的难题,面对这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我们应该站在现代语文课程服务于培养现代人的高度去审视它。

玫瑰帶刺 2022-07-07 20:18:24

相关推荐

多啦A梦来我家

那天,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一道蓝光闪过,一个蓝色的物体莫名其妙得出现在我家,把我吓得跪在了地上。我颤抖着瞥了一眼,突然发现那个怪物原来是多啦a梦!惊魂稍定的我还没有说出话,它就茫然的问:这是哪啊?我努力从牙缝里...
展开详情

我想当一名音乐家

音乐可以伴人入睡,可以让人快乐,可以干好多事。音乐就像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唱的歌美妙动听。我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用钢琴弹奏出美妙的歌声。如果你在伤心,我会弹奏一首快乐的歌让你开心;如果你在上课时想别的,我会弹一首...
展开详情

雪羊羊公主(2)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雪羊羊便早早地起了床,想游览一下这个羊村。她穿了一件雪白的休闲连衣裤,角上系着紫色的蝴蝶结,脚上穿了一双多功能乳白色运动鞋,看起来既像运动员又像坠落凡间的天使。她打开多功能密码门,走出去,才...
展开详情

哆啦A梦大结局

某一天,大雄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被技安和阿福他们欺负。今天跟往常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多啦a梦没什么反应躺在地板上,大雄不知道哆啦a梦出了什么事,只是哭了整夜。最后大雄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
展开详情

二十年后再相会

时间飞得真快,眨眼间同学们各奔东西20年了。今天,梦想就要成真了,我们全班同学将在母校玉桃园小学聚会,想到就要和那么多同学见面了,是多么兴奋呀!我在家里精心的打扮了一番,镜子前的我,身着华丽的晚礼服,显得楚楚动...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民有几画

民有5画。
民(拼音:m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被刺伤的眼睛,表示由刺瞎一只眼睛的战俘充当奴隶,后指平民、百姓。引申指大众的、非官方的、非军事的。也专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某类人。
民是指事字。甲骨文上部像一只左眼,下部像针刺一类尖利的东西刺着眼睛,致使一目而盲,疑即“盲”的本字。西周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部分字形眼目之中已没有瞳孔,突出“民”字为盲目之民。春秋金文“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一小横。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齐文字“民”从“目”,晋文字亦有从“目”者。楚文字“民”字竖画上的圆点或变作一小横,或加ㄇ形饰笔;竖画或向上穿出,或在上部加“V”形饰笔。小篆尖器变成斜钩,中间一点变为一横;左眼的形状也大变样了,于是在这基础上,再隶变为汉代隶书和楷书的“民”字。

涌跃报名的涌是哪个

涌跃报名的涌是这个。涌跃,汉语词语,读音yǒng yuè,意思是升腾;跳跃。出自晋挚虞《观鱼赋》:“乃有洧泉之鲤,濯陂之鰋,瀺灂涌跃,没浪赴远。”
用法:做定语,状语。
示例:讨论会上,大家热涌跃发言,直抒己见。
近义词:踊跃、积极、奋勇、勇于。
反义词:消极。
造句:
1、广大客户在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为白云骏景家园精美的园林景观和一流的户型产品赞不绝口,现场成交落定十分涌跃。
2、只见高山连绵,岗峦起伏,隆起的山脊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一条条天龙奔腾涌跃,呼啸长空,在天龙盘旋飞舞的中央,一块坦荡如砥的土地,蔚然深秀,生气盎然。

山高水长表达什么意思

山高水长,汉语成语,拼音是shān gāo shuǐ cháng,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出自《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山长地远、万古流芳。
反义词:遗臭万年。
造句:
1、我俩的情谊山高水长。
2、李老先生的品德学问山高水长,令人景仰。
3、你们的情谊,真是山高水长,我绝不敢忘。
4、这种山高水长的情谊真令人感动!
5、在老校长退休的欢送会上,大家把一块“山高水长”的牌匾送给他,以表达师生们对他的敬重之情。

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光是一个节俭节约、思想保守、博学多才、沉着冷静、重情重义的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