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辨析题_题库

老树开花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毛概辨析题_题库本文简介:第一章1、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答: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只有那些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毛泽东的思想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另外,毛泽东思想是集

毛概辨析题_题库本文内容:

第一章

1、

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答:

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只有那些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毛泽东的思想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另外,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内其他领导人所提出的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也包含在内

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

答:不完全正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由此得出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是错误的。分析毛泽东思想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这一问题关键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点:一是看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二是看基本价值立场;三是看基本理论品质,而不是看一些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具体性结论。毛泽东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立场和观点,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3、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所以“毛邓”就是“矛盾”。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只是它们产生的时间和阶段不同。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不矛盾。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答:论点错误。三个代表产生形成的时代背景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

5、

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答:论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核心精髓并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相关问题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

6、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

答:论点不完全正确。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仅仅包括关于中国革命的原则经验,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经验总结。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答: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的关系。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答:观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理论体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观点错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不能动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观点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四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

答: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历史进程表现为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资本主义化的社会主义道路。

答: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理论上论证的社会主义在基本特征上有很大区别,也与以斯大林模式为核心的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有许多不同,是紧紧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拘泥以往社会主义的个别特征及具体性论断的理论产物,它吸收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属于人类文明共同产物的许多好的做法,但是不能由此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资本主义化的社会主义道路。

13、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的形势任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毛泽东思想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大价值。

答:观点错误。我们说尽管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的形势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丝毫不能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在今天的科学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第二章

1、解放思想就是敢于怀疑一切、超越一切。

答题要点:首先给出判断:错;然后分析:

①解放思想的含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②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

③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

④解放思想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其中错误部分的纠正;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2、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答题要点:首先给出判断:错;然后分析:

①所谓标新立异的观点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已经被实践否定的观点的沉渣泛起;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照抄;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这些都不是理论创新。

②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第三章

1、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阶级。

答:错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大的持点,就是它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方面遭受外国资本土义的排挤、打击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摧残、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在不同程度上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干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2、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运动。

答:正确。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给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启发了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质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因而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运动。

3、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知识分子党员占绝大多数,共产党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答:错误。判断一个党是否属于工人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更重要看它的政治纲领,这样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大时,知识分子党员占绝大多数,但他们接收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一大纲领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些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

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仍然是“不间断”的革命,共产党应在全国范围实行“进攻路线。”

答:错误。这是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在形势与任务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人民革命力量处于明显劣势,中国共产党遭受了严重挫折,革命运动被迫转入地下,尽管新的革命高潮必将出现,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党的任务不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进攻路线”,

不应当普遍地组织工农暴动,特别不应当一味强调中心城市的工人罢工或起义,而应当争取群众,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结合起来,到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山区聚集和发展革命力量,迎接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5、

在土地革命中,应该在“经济上消灭富农,在肉体上消灭地主”。

答:错误。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在土地革命方针、政策上的错误观点。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是要摧毁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富农经济是农村中带有资本主义成份的经济,它不应成为土地革命的打击对象,应该是“限制”而不是“消灭”。在土地革命中,地主作为一个阶级,是打击、消灭的对象,但这并不等于要从肉体上消灭地主,而要分给地主分子一份土地,使他们在劳动改造中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6、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答:正确。(1)是由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条件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民主制度,(2)由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性决定的,主要通过军事手段统治而非法律手段统治,(3)还需要有多种斗争方式相配合。

7、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答:错误。“三三制”政权中,共产党员占1/3,中间分子占1/3,进步分子占1/3。它既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也包括了资产阶级和地主富农中的开明士绅,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各抗日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政权。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答:正确。(1)帝国主义通过武力征服在中国获得特权压迫中国人民,(2)封建主义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3)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相结合,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4)工农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有革命要求成为革命动力,而只有无产阶级配做领导阶级。

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答:错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所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章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答:错。(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经济上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占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答:错。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56

3

月,毛泽东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已证明了这一点。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有变化的。上述论点没有区分建国后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3、

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答:错。(1)对国家资本主义要进行具体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在社会主义国家或新民主主义国家,它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2)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当时的国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种国家经济与私人资本合作所形成的,国家资本主义与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区别。从经营方面来看,它接受国家的监督;从所有权方面来看,国家经济参股部分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资产;从发展方向来看,它朝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从这些意义来看,它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4、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质是对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答:错。(1)不论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70年代末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摸索,是两个不同的阶段的探索。(2)社会主义改革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它继承了过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基本成果,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以及其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进行了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道路,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一方面,不能赞成用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来否定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同样不赞成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5、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答:错。(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答:命题错误。(1)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1953年起,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第五章

1、

社会主义就应该消灭剥削。

答:此论点表述不够完整。

消灭剥削包括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有一个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剥削制度的消灭。但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还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还需要利用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还存在着剥削现象,消灭剥削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才能最终消灭剥削现象。

2、

“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答:此观点片面。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科学论断。首先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发挥其优越性,实现民富国强,都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次,“发展是硬道理”,不仅仅是指发展经济,而是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包括了理论观念的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理论的创新指引着我们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而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答:此观点错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

(2)资本主义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可能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3)资本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而是为了剥削阶级少数人的富裕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急剧减少,这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答:此观点错误。(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虽然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最严重的挫折,但并不能就此宣告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能宣告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路线的破产。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就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就不会改变。不管历史的发展会出现多大的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2)在拥有世界总人口20%的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成果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正呈现出生机勃勃。(3)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只要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和当代资本主义心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5、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答:(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有约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2)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命题不正确。因为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历史的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甚至处于不同程度的贫穷状态。(3)目前,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不发达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原因是重要的一个。但这是暂时的现状,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历史发展必然。

6、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张力,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和发展都有生产力发展问题,这并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答:此观点错误(1)虽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由特定社会制度的本质决定的。(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其本质范畴,在实现方式、目的、程度等方面都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3)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少数人富裕起来,它只能导致两极分化。(4)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建立起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从根本上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社会主义还能够依靠起内在机制,不断完善起经济体制,从而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答:命题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起点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命题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

3、

“三步走”战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通过“三步”来完成

答:错误(

“三步走“战略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

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发展来完成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答:命题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

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社会性质上区别于新

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第七章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答案要点](1)这个命题是错误的。(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反,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2、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新”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之所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首先,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其次,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再次,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第一次革命”有重大区别:第一,改革的条件不同;第二,改革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三,改革的形势和手段不同。(4)不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深刻的转变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民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使得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当今的世界时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市场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4)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5、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我国的改革既然要大幅度的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3)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从农村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的历程。(4)在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心,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时候,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谁敢与我以心换心 2022-07-22 05:18:24

相关推荐

多啦A梦来我家

那天,我正在家里看书,突然一道蓝光闪过,一个蓝色的物体莫名其妙得出现在我家,把我吓得跪在了地上。我颤抖着瞥了一眼,突然发现那个怪物原来是多啦a梦!惊魂稍定的我还没有说出话,它就茫然的问:这是哪啊?我努力从牙缝里...
展开详情

哆啦A梦大结局

某一天,大雄如往常般,忘了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骂,也被技安和阿福他们欺负。今天跟往常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变化是多啦a梦没什么反应躺在地板上,大雄不知道哆啦a梦出了什么事,只是哭了整夜。最后大雄想起抽屉里的时光机,...
展开详情

二十年后再相会

时间飞得真快,眨眼间同学们各奔东西20年了。今天,梦想就要成真了,我们全班同学将在母校玉桃园小学聚会,想到就要和那么多同学见面了,是多么兴奋呀!我在家里精心的打扮了一番,镜子前的我,身着华丽的晚礼服,显得楚楚动...
展开详情

我想当一名音乐家

音乐可以伴人入睡,可以让人快乐,可以干好多事。音乐就像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唱的歌美妙动听。我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用钢琴弹奏出美妙的歌声。如果你在伤心,我会弹奏一首快乐的歌让你开心;如果你在上课时想别的,我会弹一首...
展开详情

雪羊羊公主(2)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雪羊羊便早早地起了床,想游览一下这个羊村。她穿了一件雪白的休闲连衣裤,角上系着紫色的蝴蝶结,脚上穿了一双多功能乳白色运动鞋,看起来既像运动员又像坠落凡间的天使。她打开多功能密码门,走出去,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ch是声母还是韵母

ch是声母。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c、s、y、w。
韵母:a、o、e、i、u、ü、ai、ei、ui、ao、ou、iu、ie、üe、r、an、en、in、un、ün、ang、eng、ing、ong。
韵母是一个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α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

戴的偏旁是什么偏旁

“戴”的偏旁是戈,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等处;也引申为“尊崇、爱戴”;还有“竖立”;“正对”等意思。
出处:
1、《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2、《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戴盆难与望天兼。”
3、《东京赋》:“戴金钲而建黄钺。”
造句:
1、我们的老校长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衷心爱戴。
2、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3、他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爱戴他是理所当然的。
4、他无私无畏,一身正气,深受人民的爱戴。
5、张老师是一位深受同学爱戴的老教师。
6、从小到大,对您的感情永远是敬仰与爱戴。
7、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师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关于鲁迅的对联

关于鲁迅的对联有:
1、上联:一生反封帝。下联:至死不宽容。
2、上联:一生不曾屈服。下联:临死还要斗争。
3、上联:平生功业尤拉化。下联:旷代文章数阿Q。
4、上联:返国空余挂墓剑。下联:斫泥难觅运风斤。
5、上联:一代高文树新帜。下联:千秋孤痛托遗言。
6、上联:侠骨柔肠,横眉俯首。下联:胸中海岳,笔底风雷。
7、上联:救亡阵线中,失一重镇。下联:学术思想界,见此完人。
8、上联: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下联: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
9、上联:笔耕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下联:墨洒长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一个人自愈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自愈”意思是独自一个人治愈内心伤痛,没有人帮助。比喻什么事情都一个人,体现了生活的无助和无可奈何,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要抬头挺胸站起来,不被困难打倒。
出自现代短语。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
人:
1、某人,某种人,某些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人才,杰出人物。出自《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3、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出自《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自愈:疾病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如:因为落枕是急性起病,仅为单纯性肌肉痉挛,本身有自愈的趋向。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